欢迎来到中山市华智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!

语言选择(language) 中文 English

行业动态
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行业动态

关于质量体系认证

浏览次数:2715     作者:admin    时间:2021-06-23

ISO质量认证知识尚未广泛普及,有些人对质量认证的目的、意义、内涵了解不透,理解不深,甚至产生一些误解。如所谓“双认证”,所谓“国际认证”,“出口产品企业才需要质量认证”,“企业在认证以前不存在质量体系”和“企业通过认证即可一劳永逸”等。下面就这些问题给予说明,以澄清是非。

01 所谓“双认证”

“双认证”的原意是指企业既通过了产品质量认证,又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。有人把“双认证”误认为是“国内认证和国外认证”或“一次审核发给两个认证机构的证书”,认为“双认证”一定比“单认证”好,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全面。我国认证机构认证的效力,与国外认证机构毫无二效,具有同等权威,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关系区别为自愿性和强制性认证。

02所谓“国际认证”

质量体系认证不存在“国际认证”。有些企业把质量体系符合国际标准ISO9000族标准的要求,经认证机构审核通过认证,说成是通过“国际认证”,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,另一种认为国外认证机构的认证是“国际认证”也是错误的。

ISO9000族标准虽为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发布,但到目前为止,世界上还没有一家为各国广泛承认的国际质量认证机构。各国质量认证机构所进行的认证,仅仅是个体行为。此外,也不能把“国际互认”理解为“国际认证”,“国际互认”是指签署协议(IAF/MLA)的成员国相互承认,而非“国际认证”。

03 所谓“出口产品企业才需要质量认证”

“出口产品企业才需要质量认证”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。不可否认,企业通过质量认证对提高产品信誉,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,便于进入国际市场,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,但这不是质量认证的唯一目的。质量认证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,提高产品质量,增强市场竞争能力。

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,意味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,国内市场的竞争与国外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。产品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的竞争,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无疑要增加质量筹码,必须在自身管理上下功夫。通过质量认证,并坚持其有效性,毫无疑问是企业增强素质,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
04 所谓“企业通过认证即可一劳永逸”

目前,个别企业出于某种需要,被动开展质量认证工作,为取得证书而开展质量认证。在认证通过以前、贯标认证态度积极、认证通过以后则工作消极、把已经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行的质量体系搁置一边,以为“通过认证后,企业贯标认证的所有工作已经完成”。这种“一劳永逸”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。

企业通过了质量认证仅仅表明企业已按IS09000族标准建立并初步实施了比较规范的质量体系,对于企业质量体系的完善和提高,只是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”,企业应按已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运行下去,并且不断地改进和提高,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。

【返回列表页】